南京医科大学镇江临床医学院 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镇江市肿瘤医院
全站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科普

医体融合 预防卒中

发布时间:2020-12-28 2719 次浏览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的定义为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后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必须强调的是高龄、伴有脑卒中既往史或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患脑卒中的风险将明显增加。日常生活中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

三.脑卒中的先兆及早期识别

1.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

2.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 

3.出现说话不清楚。

4.剧烈头痛或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患者忽略。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脑卒中的来临,应积极到医院求治,不可延误。

“中风120 ”三部识别中风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尽量在3小时内接受治疗,避免或减少脑卒中后遗症。

四.卒中误区

⑴只有老年人才会的卒中吗?

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事实上二三十岁至四五十岁突发脑卒中的并不少见。

⑵一年输两次输液就能预防脑卒中吗?

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来证明这种输液预防的方法是有效的。

⑶脑卒中出院后不会复发?

1/3的脑血管患者在5年内可能复发,一旦复发,治疗更加困难,应积极预防复发。

⑷没有高血压就可以不用担心脑卒中了吗?

高胆固醇,糖尿病,心脏疾病等如果存在,也有可能得脑卒中。

五.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减少脑卒中发病以及复发的关键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疾病发生前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包括生活习惯和药物的调整生活习惯:                               

药物控制包括通过药物对基础疾病进行干预,如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房颤等的药物干预。

脑卒中二级预防是预防已有脑卒中症状或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再次发病,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降低血栓风险,以及对血管狭窄、动脉瘤、等进行手术干预,预防脑卒中的再发。

远离卒中,预防为主